
西安鳳棲山墓園介紹
鳳棲山人文紀念園位于*北麓,浐水之濱的鳴犢街道留公村,墓園成立于年11月,屬長安區與留公一村合辦的合法經營性骨灰墓園。年6月改制成立西安鳳棲山人文紀念園有限責任公司,園區規劃面積畝,初建時審批面積畝,計劃安葬10萬穴,目前安葬6.8萬個,福容宮(骨灰堂)可安放骨灰11.7萬具,目前已安放骨灰5萬具。
鳳棲山墓園在嚴格執行國家關于殯葬改革法規政策的同時,全面推行惠民殯葬、綠色殯葬和陽光殯葬,著力在基礎設施建設、環境建設、規范管理上下功夫,取得了明顯成效。在不斷進取和改革發展中,墓園在實行各項惠民便民措施的同時,于年推出了燒紙換鮮花、天國信箱等四項特色免費服務,受到了各界群眾的普遍贊同和新聞媒體的廣泛關注。
鳳棲山墓園建園28年來,園區按照“管理現代化、服務規范化、造型藝術化、格局園林化”的發展思路,高規格設計,高標準建設,一個集祭祀、休閑、觀光、旅游于一體的人文紀念園已經形成。為了滿足不同層次消費需求,園區還創新推出了10多個檔次,50多種藝術墓體。墓區規劃科學,布局合理,街區排列有序,綠化樹木名優,景觀設計新穎。在不斷創新發展中,公司相繼推出了6項惠民殯葬舉措和8項便民特色服務。年與省社會事務協會聯合建成全省首家公益慈善墓園,為西安地區社會“三無”人員提供了最佳的身后棲息地,受到各界群眾的普遍贊同和有關媒體廣泛關注。
鳳棲山墓園在取得經濟和社會效益的同時,先后榮獲了20多項國家和省部級榮譽稱號,年被國家民政部評為“全國殯葬行業規范化管理先進單位”,年被評為陜西省名牌企業,年榮獲陜西省社會事務協會首屆會長單位,年被吸納為全國殯葬協會常務理事單位,同年榮獲“中國百家好品牌”榮譽稱號,公司董事長李興民被授予中國(行業)品牌十大創新人物稱號,年被評為全國優秀公墓,在全國百強公墓評選中位列第19名。
目前園區現已恢復正常業務,堅持疫情防控。入園實行掃碼、測溫、查驗健康碼、行程碼、一米線、全程佩戴口罩等措施。市外低風險地區人員入園,需持48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,通信大數據行程卡,西安一碼通為“綠碼”。入園辦理安葬事宜不超過10人,其他業務不超過5人,強化環境保護。提倡鮮花祭掃和網絡祭奠,園區禁止焚燒殯葬祭祀用品、鳴放鞭炮。望各位家屬理解配合。

文章來源:網絡 | 更新日期:2023-04-26 00:00